王之涣 王之涣(688—742),字季凌,郡望晋阳(今山西太原),六世祖王隆之于北魏时任绛州刺史,遂占籍绛郡(今山西新绛)。一生只担任过主簿、县尉等吏职,曾不屑于“屈腰之耻”而拂衣去官,为人“慷慨有大略,倜傥有异才”。是盛唐重要诗人之一,以边塞诗享誉当时。《全唐诗》录存其诗6首。
凉州词
黄河远上白云间⑴,一片孤城万仞山⑵。羌笛何须怨杨柳⑶,春风不度玉门关⑷。【题解】 题一作《出塞》。此诗写玉门关外荒寒苍凉的景色和征人久戍不归的哀怨。在当时已脍炙人口,后人更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。 【注释】 ⑴黄河远上:一作”黄沙直上”。 ⑵万仞(rèn):极言其高峻。仞,古时八尺为一仞。 ⑶羌笛: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。 杨柳:《折杨柳》的简称。北朝乐府《折杨柳歌辞》:”上马不捉鞭,反折杨柳枝。蹀坐吹长笛,愁杀行客儿。”此句化用其意。 ⑷玉门关: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。 |